“太空垃圾”如何破?上海航天的这项高科技值得期待( 二 )

“太空垃圾”如何破?上海航天的这项高科技值得期待

图2/2

离轨帆技术试验验证星。

近年来,全球航天发射数量再次迎来高发期。据统计,2018年全球卫星发射数量突破400颗,后续各类星座计划中卫星数量也达到了惊人的数万颗。国际空间法规定,人造航天器完成工作任务后需满足25年的离轨需求,而在700公里轨道以上,若不做对废弃航天器做任何离轨措施,废弃航天器将维持数十年乃至数百年的轨道寿命,成为长期占据宝贵的地球近地轨道资源的太空垃圾,并可能造成太空碰撞的“交通事故”。

如何不让失效卫星成为太空垃圾,尤其是控制数量最多的近地卫星完成其使命后,重返大气层销毁不造成近地轨道资源的污染,成为航天业界研究的重点。

针对近地700公里以内的低轨微小卫星,采用薄膜离轨帆标配装置,在卫星寿命末期在轨展开,以增大气动阻尼方式实现被动离轨是一种便捷、经济的方式。而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研制的薄膜离轨帆标配装置,就完全可以满足上述需求。尤其是埃依斯航天提出的航天任务一站式解决服务的商业模式,可为商业航天用户提供航天器研制、发射和运营的航天任务一站式全寿命服务,未来的市场前景广阔。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