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70年经济发展的成就和意义(下)( 六 )

自英国工业革命以来,进行工业化,实现现代经济增长成为各国追求的目标。但经济增长需要有相应的制度安排,某种得到人们认可的制度安排是由经济发展实践创造出来的,它是经济发展的产物。代议制民主、私有产权、市场经济,这是西方工业化国家创造的,它也成为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推行的制度安排。同时,还有协商民主和民主集中制、公有产权、计划经济这样的制度安排来实现工业化。这两种制度安排都有过初始的实践,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两种初始的制度安排都在不断进行自我改进以适应实际。

中国最初实行的是政治上民主集中制、经济上公有产权和计划经济体制,后进行经济改革由计划经济走向市场经济,但政府对经济运行仍发挥着影响力;单一的公有制变为公有制为体、多种所有制并存;民主集中制则更为广开言论,决策进行广泛的民主协商。同改革前相比,改革后的体制保持了40年近两位数的经济高速增长,创造了经济发展史上的中国奇迹,所以,这种体制对中国来说是有效的。这也给一些发展中国家实现工业化提供了另一种制度安排上的选择。

制度安排只是手段,其目的是通过一种制度安排来实现期待的经济发展。代议制民主、私有产权、市场经济能够作为发展中国家学习的追求,原因是西方国家运用这种制度安排实现了富裕,对富裕的追求使这种制度安排成为选择。中国未实行西方发达国家的制度安排而做了另外的制度选择,它同样实现了富裕,而且速度更快。那么,中国的制度安排自然也就成为可供选择的对象。一些发展中国家已经对中国的发展充满兴趣,在学习和借鉴。一些国外学者也在关注中国,进行分析研究,总结其有益经验,旨在破解中国快速发展的密码。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