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匠之手——中日建筑交流两千年的技艺特展在保国寺古建筑博物馆

哲匠之手——中日建筑交流两千年的技艺特展在保国寺古建筑博物馆

中国有句老话:“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对于传统木工匠来说,一套精巧实用的木工工具必不可少的,也是体现以“大木作”为代表的历代建筑工匠对传统文化、美学意识、哲学内涵的智慧结晶。9月12日,展示日本传统大木作营造技术与工具的 “哲匠之手——中日建筑交流两千年的技艺”特展正式在宁波市保国寺古建筑博物馆启幕。

本次展览由宁波市保国寺古建筑博物馆和日本公益财团法人竹中大工道具馆主办,宁波市文化广电旅游局、宁波市人民政府外事办公室、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科技保护专项基金、日本国驻上海总领事馆、竹中(中国)建设工程有限公司支持,杭州海康威视数字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宁波世纪易德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赞协。此展是中日两国政府确定的“2019中日青少年交流促进年”系列活动的第101个项目,受到两国政府和人民的广泛关注。

开幕式上,宁波市文化广电旅游局巡视员韩小寅代表主办方致辞。他表示,自东汉以来两千年间,中日两国交流就未曾断绝,特别是在“海上丝绸之路”鼎盛繁荣的宋元时期,中国的传统木构建筑文化由此传入日本,经过漫漫两千年的交流融合,中日两国建筑文化有相似之处也呈现出不同风格。然而时至今日,无论在中国还是日本,传统工具与营造技艺都面临着被现代建筑技术所取代的危机,因此,在保护幸存至今的古代木构建筑本体的同时,对传统工具与营造技艺进行收集、保存、研究、展示,将大木作匠人的工匠精神传承后人,这是文化遗产保护的应有之义,也正是此展策划筹备的初心。相信此次“哲匠之手”特展的成功举办,将进一步促进保国寺古建筑博物馆成为不同文明交流互鉴的桥梁纽带,推动中日两国人民相互了解认知。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