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中国大数据产业发展白皮书》深度解读(一)( 四 )

2、产业维度

受宏观政策、技术升级和应用场景拓展等利好因素的影响,2018年中国大数据产业规模为4384.5亿元,预计2021年将达8070.6亿元。从2016-2021年,大数据产业规模增长5230亿元,5年复合增长率达23.2%。赛迪顾问分析发现,2016-2018年的增长主要由产业政策和资本协力推动。2019年以来,随着大数据技术和应用的持续爆发,以及5G和物联网等相关技术的成熟,市场需求和相关技术进步将成为大数据产业持续高速增长的最主要动力。

3、人才维度

大数据人才是指从事大数据相关工作的人才,主要包括从事研发、分析工作的核心人才,以及兼具行业背景和大数据技能的复合型人才。据赛迪顾问估算,截至2018年底,中国大数据核心人才数量为200万人,缺口为60万人。为了应对大数据人才的紧缺态势,国家加快设立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等一批相关专业。教育部的统计数据显示,2017-2019年高校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新增备案数量依次为32所、250所和196所。

4、创新维度

据赛迪顾问统计[1],中国大数据相关专利新增数量从2015年开始快速升高。2018年单年的新增专利数量达7887个,其中发明专利占比达77.0%,实用新型专利占比达21.7%,授权发明占1.3%。进一步分析发现,企业和科研院所是大数据创新的主力军,数据显示2018年,两者合计贡献了7273项专利,占到了全年新增数量的92.2%。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