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联通5G基站设备架构及演进要求( 三 )

3GPP R15标准定义了CU/DU分离架构,CU和DU设备为逻辑单元,其中,CU设备可基于通用设备(如X86服务器)或专有设备实现。而DU设备可划分为BBU和AAU设备或者BBU、RRU和天线等设备。

CU/DU分离架构下,5G基站一般由1个CU设备和若干DU设备组成,CU和DU设备之间通过F1接口连接。CU设备支持RRC、SDAP和PDCP协议栈功能(如Option2架构,此时连接5G核心网)或者RRC和PDCP协议栈功能(如Option3x架构,此时用于EPC场景)。DU具备RLC、MAC和PHY协议栈功能[3]。如图1所示,宏基站射频部分和天馈部分集成为AAU设备,或射频部分为RRU设备,天馈部分为独立天线设备。AAU设备通道数一般大于或等于16通道,同时为了减少馈线损耗,将射频天馈2部分集成在一起。在通道数较少的场景,采用RRU和天线独立的设备形态。

对于CU/DU一体化设备类型,由于5G BBU设备集成CU和DU功能,其设备形态与3G、4G基站设备形态基本相同。AAU、RRU和天线设备与CU/DU分离架构的设备相同。目前,CU/DU分离架构设备还不成熟,不能满足商用要求。商用宏基站设备为CU/DU一体化设备。

微站设备一般分为一体化基站(gNB)和分布式微站2类,如图1“微站设备”所示。一体化gNB主要用于室外或室内场景,完成单点覆盖。分布式微站由基带部分(BBU设备提供信源)、汇聚单元(HUB设备)和射频单元组成,一般用于室内场景,其射频单元功率较低,覆盖范围较小。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