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话探月——从以色列和印度的尝试说起( 七 )

Leros-2b发动机(Moog)

以色列失败了,印度也失败了,都是倒在了最后几公里,就差一步没有补上钙。

不过航天界有句话说的好:“成功是差一点点失败,失败是差一点点成功”。

失败就是差一点点成功啊。

假如以色列的私人着陆器成功了,印度的“短平快”着陆器成功了。

航天爱好者圈子里会是什么评价?自媒体公众号们会是什么评价?国内国外的新闻媒体们又会是什么评价?

会吝惜溢美之词吗?

如果有人出来说“它们技术方案不合理,水平低”,那他一定不会被视为“皇帝新衣”里的那个小孩,而是被当做嫉妒印度/私人商业航天伟大成就的柠檬精。

甚至以色列和印度的方案也会被大加赞许,并用于嘲讽“中国官办探月”——你看人家印度/人家私人团队都能做到,你们做那么多研究有什么用?!

美国、苏联和中国的“官办探月”,为了月球软着陆,都突破了能够大范围调节推力的发动机技术,都掌握了在月夜月昼大温差下的生存之道,对于这三个国家而言,月球着陆只是一个开始,只是展开后续长期探测的必要过程。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