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德榜生平之“远赴日本追讨被抢的化工设备”( 二 )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 , 硫酸铵成为了当时农民所使用的重要氮肥 。 由于欧美国家对中国的技术封锁 , 以及我国化工产业极其羸弱 , 造成了硫酸铵严重依赖进口 。 英、美、日等国将大量高价产品倾销到中国 , 赚取了巨额利润 。

侯德榜面对这样的情况 , 感到无比的心痛 。 作为一名化工专家 , 他非常清楚 , 要想振兴国家的化工产业 , 必须同时置办制酸制碱工厂 。 由于国民政府与英、美、德协商合办硫酸工厂破裂之后 , 侯德榜和范旭东二人准备自己干 。 在得到国民政府的批准之后 , 他们将厂址选在了南京六合县卸甲甸 。

范旭东

1934年至1936年筹备建设硫酸铵厂期间 , 侯德榜多次奔赴美国考察 , 准备引进当时先进的设备 。 侯德榜为此进行了周密的思考与研究 , 他认为与其花费高昂的代价引进整套设备 , 不如化整为零 。 对于简单的设备部件 , 国内能生产的就交给国内企业 。 国内不能生产的部件就采取招标的方式 , 将英、德、美等国企业召集起来 , 利用他们之间的竞争 , 压低设备部件的价格 。 就这样在侯德榜的努力之下 , 他们获得了制备硫酸铵的整套设备装置 。 而这套装置的零部件来自于英、美、德、瑞士等许多国家的不同厂商 , 也有一些配件是中国自己制造的 , 对于这样一套来自“五湖四海”的装备 , 最后竟能组装成功并安全运转 , 这不能不说是侯德榜等科学家呕心沥血的结果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