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cla|谁从美国归来,让中国科研界又沸腾了?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题图 | UCLA官网
关于“人才回国”的话题 , 对于老百姓而言或许只是“爱国”感情;而对于科研领域而言 , 这些“人才”的回归则意义非凡 。
前几天 , 从清华大学爆出一张《拟聘新进校人员公示名单》的照片 , 内容中提到朱松纯将入职清华大学自动化系 , 职务为科研系列教授 。
9月13日 , 据机器之心求证确认 , UCLA教授朱松纯教授将以国家战略科学家的身份回国 , 受邀筹建北京通用人工智能研究院(Beijing Institute for General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 BIGAI , 民办非赢利)并担任院长 , 与此同时朱教授也将与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展开研究合作 。
据介绍 , BIGAI作为北京人工智能科学发展的重大战略部署 , 将聚焦人工智能前沿技术 , 以全球创新的「小数据、大任务」为研究范式 , 以多学科高度融合、国际学术交流、培养中国新一代人工智能青年科学家为宗旨 , 汇聚超千名人工智能专业领域研究员、学者、专家 , 致力于将人工智能大一统理论框架实践落地 , 共同推动中国原创人工智能的发展与创新 , 打造新一代通用人工智能平台 。
中国科研水平与世界领先的差距 , 除了有“上升”制度、“急功近利”等原因外 , 其中很重要的一个点就是对于前沿研究人员 , 缺乏一些优秀的“领路人” 。 这并非是谈中国没有人才 , 而是早期中国多种条件不足 , 导致诸多大牛很早就奔赴海外完成研究工作 。
如今 , 这些人一旦回归中国 , 势必意味着将以“领路人”的身份 , 一方面能够培养出一大批学生作为科研传承 , 比如由唯一华人图灵奖得主姚期智院士发起的姚班、智班 , 就已经证明此路可行 。 另一方面则是可以用自身境遇触动其他华人大牛 , 带动更多的人才回归 , 比如今年以来张亚勤、沈向洋、马维英等一大批AI大牛也都纷纷加盟清华任教 。
尤其在计算机视觉(Computer Vision , CV)领域 , 表面上看中国似乎占据了一席之地 , 但实际上原创性、理论性的东西还是不多 , 大部分有影响力的科研成果和工作都是在国外研究机构完成的 。 所以朱松纯的归来 , 对于AI视觉的研究和发展都具有重大的意义 。
朱松纯是何人?
【ucla|谁从美国归来,让中国科研界又沸腾了?】1968年 , 朱松纯生于湖北省鄂州市 , 1991年从中科大计算机专业毕业 , 1996年在哈佛大学获得计算机专业的硕士、博士学位 , 师从国际数学大师大卫·曼福德教授(David Mumford);而后又在布朗大学攻读应用数学博士后 , 斯坦福大学的人工智能实验室任教讲师 , 俄亥俄州立大学的计算机系与认知科学中心 , 任助理教授 。
2002年后在UCLA(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任统计学与计算机科学系教授 , 算机视觉、认知、学习与自主机器人中心主任 , 是华人AI领域的顶级学者 。 他曾在各种国际顶级期刊上发表论文300余篇 , 三次获得马尔奖 , 两次担任美国视觉、认知科学、AI领域跨学科合作项目MURI(Multidisciplinary University Research Initiative , 国防部出资的多学科大学研究计划)负责人 。
目前 , 他在Google学术上的论文引用次数已经超过24700次 , h-index指数为73 , 虽不能完全说明其学术成就 , 但也可见一斑 。
(图/Google Scholar)
当然 , 学术成就只是一方面 , 更重要的则是朱松纯教授的另外一面 。
如果稍微在网络上查一下朱松纯教授 , 你就会发现别的博士生导师最多也就带十几、二十个学生 , 而由于他拿到资金非常雄厚 , 所以他的实验室中学生则非常多 。 其根本原因并非是他会玩人脉关系 , 而是他在CV领域的大方向有着超前和准确的把握 。
知乎中有个回答这样讲到:“12年下半年 , 朱松纯主持的一个MURI大项目开会 , 视觉界各路大佬都来参与了 , 各讲各家看重的方向 。 朱松纯教授上台 , 讲了一通视觉和语言结合的问题 , 系统该如何描述一张图片 , 用hierachical和AOG(And-Or graph)改如何实现 。 我当时和UCLA的室友在下面偷笑 , 说他又在讲天书了 。 没想到刚过了一两年 , 这套想法就是红极一时的VQA(Visual Question Answering)任务 , 不过是用Deep Network实现的 。 ”
能够提前感知到未来的大方向 , 这才是作为学者最厉害的地方 。 尤其当他要作为“领路人” , 回国带领团队培养人才、攻克科研问题时候 , 这种像是直觉的能力非常重要 , 在CV领域 , 如果方向错了 , 很可能多少“闷头苦干”都没有意义 。
此外 , 更加重要的则是朱松纯教授在做科研时候一直身体力行的“精神” , 对于中国来说尤为珍贵 。
术与道
2017年朱教授曾发布一篇文章《文章千古事 ,得失寸心知》 , 其中提到一个核心观点:“带着功利的目标 , 往往在科研的路上走不远 , 很难有成就 。 ”
他对当下科研评奖的“跟踪国际热点、争取弯道超车”“走产学研结合道路”等标准颇有说辞 , 认为这种价值观是阻碍中国科研长远发展的一个根本性障碍 。 当然社会现实所带来的功利观点的压力不可忽视 , 但是真正领先的科研与学问往往是超越时代的 , 有时候同行都不一定能够理解其意义 , 更别谈社会上的普罗大众来看待了 。
2020年4月25日 , CV之父、华人视觉宗师黄煦涛去世 , 享年84岁 。 在中国CV历史上 , 起到关键作用的有2位重要人物 , 分别是:傅京孙和黄煦涛 。 如果说傅京孙(模式识别之父、普渡大学)是中国模式识别的引路人 , 那么也曾在普渡任教的黄煦涛则是中国计算机视觉的“关键先生” 。 黄老一生追求的要义即是:“淡泊名利、宁静致远、求道至简” 。
“你的价值观决定了你选什么课、听什么讲座、读什么文章、选什么课题、思考什么问题 。 我们每天都在做选择 , 人总是选择自己价值观能接受的东西 , 绝大多数人都是在这个选择的过程中放弃了学术 。 有人自己觉得自己不行 , 有人被各种眼前利益、机会引导走了 。 ”
推荐阅读
- 手机游戏|中国游戏登顶全球第一,从日本吸金60亿,还从美国赚回64亿
- 美国队长|DNF:游戏比老婆重要?韩茜茜大半夜叫宝哥开门,宝哥:等我打完
- theshy|The shy的22岁生日:王者归来还是暗淡退役?
- 暴雪|魔兽怀旧服:暴雪为啥要削弱TBC第二阶段?是美国玩家的需求吗?
- 老玩家|《剑网1:归来》老玩家有多猛?一人打穿全服,外号小乔峰
- edg战队|骑士归来,恭喜EDG!
- edg战队|魔兽TBC,王权没有永恒,输出王者跌落神坛,能否王者归来
- 拳头|S11决赛开场表演嘉宾阵容确定:梦龙时隔7年再度归来,燃炸预警
- 俄罗斯|风靡全球的“俄罗斯轮盘赌”是哪个疯子发明的?美国2200人因它而死
- 漫威|卧底、蛊惑对手互殴,还能偷血,网易把漫威对决真做成了美国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