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馆之后 图书馆与出版社探索文创之路( 四 )

当天活动,人民文学出版社的文创部负责人邝芮也谈到人文社的文创衍生情况。

邝芮谈道:“人文社做文创主要是考虑到以下的几个情况,首先是消费升级背景下,年轻读者对文化产品的需求也是增长的,大家愿意为自己的兴趣和标签付费,其次国际大型出版机构也在从出版服务机构转型为文化服务机构,提供立体的文化服务。另外,是人文社的读者积累很丰厚,但是老读者多,年轻读者不够多,我们希望用文创来将品牌年轻化,故宫就有成功案例。”

人文社积极开发书中的文创元素,如人文社文创部门做的一款莎士比亚和汤显祖的戏剧cp帆布袋,这款包定价49元,从上市到现在销售了2000多个。帆布包是年轻人的日用品,也就是说至少有2000个年轻人会对莎士比亚和汤显祖感兴趣,而且会有更多人想知道这个包上的头像是谁。“我们如果狭义地去看文创对图书的销售影响,几千个的体量肯定没法跟莎士比亚几千万的销量相比。但是广义地看,我们的读者更年轻了,品牌更年轻了,这会在很长一段时间产生影响。”邝芮说。

人文社文创部今年的另一个项目是做了海明威诞辰120周年纪念礼盒,包括了《老人与海》图书、渔夫帽、船型包、T恤、咖啡杯、胸针、书签。在一条平台众筹,第一天就突破了30万金额,最终筹集73万元,最后销售了3000套礼盒。做书,卖3000册的实洋大约是8万,做文创,实洋是80万,这是文创对出版的另一种反哺形式。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