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br> 99%的企业或将沦为“炮灰”?千亿资本狂欢下,谁有机会捕捉芯片独角兽?( 六 )

“一个芯片细分领域顶多会跑出来三四家企业,其中只有前两名才可以有机会拥有不错的生存状态。”贾静认为,总体而言,芯片行业具有强者恒强的累积效应,长尾的企业会很艰难。

因此,上述专业芯片基金投资人对投中网提到,不同于其他行业,在芯片领域的投资阶段即是“投资投两端,要么偏早期,要么偏后期”。如此,才能尽可能地降低投资风险,以免最终竹篮打水。

“耐心”的游戏:谁更有机会率先成为独角兽?

基于芯片流片周期长,不确定性大等属性,投资人的“耐心”或许成为了芯片投资的无形壁垒之一。

“投资芯片产业前期周期很长、很苦,但是一旦占领了某一个细分领域的制高点,奠定了行业的标准,后面获取的超额收益是不可想象的。”鼎兴量子CEO金宇航曾表示。

实际上,业内素有“无芯片、不AI”的说法。伴随着国内物联网产业规模的不断壮大与下游应用场景的不断爆发,可定制化芯片的需求也会趋于旺盛。而由于不同芯片需要对应不同场景实现流片与落地,这是否从侧面说明,无数个细分赛道之下,芯片投资更易挖掘到独角兽企业?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