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海外版:自动驾驶有了强壮“中国芯”( 三 )

地平线副总裁、智能驾驶产品线总经理张玉峰介绍,地平线已在高级别自动驾驶、辅助驾驶、多模交互等方向斩获5个国家的前装定点。搭载地平线车规级AI芯片及解决方案的量产车型最早将于2020年初上市。

“商业化成功只是一方面,我们研发团队更注重社会责任和技术使命。”提到驾驶安全问题,黄畅补充说:“与其它领域的人工智能相比,车载人工智能芯片对性能的要求是关乎安全和生命的极高要求。我们希望用非常高精准度、能够量产的芯片解决方案,让更多人能够在出行中得到保障,让每个人生活得更安全、更美好。”

继续攀登AI珠穆朗玛

2015年7月14日,地平线在北京成立,前瞻性地提出将边缘计算应用于自动驾驶的方案。2017年12月底,地平线发布了中国首款边缘计算人工智能芯片并于2019年8月实现中国首款车规级人工智能芯片量产。

车规级芯片需要满足“高安全性、高可靠性、高稳定性”的技术标准要求,并要经过严苛的研发、制造、封装、测试和认证流程,产品开发周期长,难度大。

以征程二代从研发到产品导入的过程为例,设计阶段花费18至24个月,完成对构架、后端、流片等设计。之后花费12至18个月通过车规级AEC-Q100认证,包括温度湿度、工况环境、系统表现、软件开发等方面的测试。量产阶段又需要24至36个月用于车型导入与测试验证,其中涉及到项目竞标、整车集成和功能开发、测试验证等多项工作。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