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基因测序的硬件往事( 十 )

2011年至2012年,因上游设备受限,华大的测序服务业务遭遇了前所未有的阻力。遭遇到“卡脖子”的切肤之痛,被按下“暂停键”的中国基因测序仪开发被再次启动。

国产测序仪曙光初现

在芯片领域,上游受限的“卡脖子”情况司空见惯。比如近期发生的日本停止给韩国供应原材料,也让韩国公司颇为被动。

基因领域同样如此。汪建等人清清楚楚地看到了技术壁垒所带来的威胁,但同时存在的矛盾在于,解决这个问题的路径艰难且狭窄:要么从零开始做研发,要么与拥有技术产权的上游制造商展开合作。

通过自主研发仪器是华大首先考虑的方式。但因为测序仪制造属于资金密集和技术密集领域,需要长时间的技术积累,自主开发难度太大。

因此退而求其次,收购成为唯一可行且现实突破路径。但收购的标的在何处呢?

在当时,除了Illumina,测序仪产业链上的公司并不多,Complete Genomics、Thermo fisher、罗氏等算得上是测序仪领域的优质企业。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