染色体变异与癌症( 二 )

这些“叛变”的细胞在与正常细胞的增殖竞争中占据绝对优势,群体逐步扩大甚至侵入周围组织或者远端器官,导致了癌症。癌症也因此被认为是多细胞生物进化的必然副产物。从单个细胞进化的角度对癌症进行研究并探索决定单细胞增殖速度的DNA因素,也就成为了癌症研究的必然趋势。

染色体变异:癌症的典型特征

人类身体各个部位的组织器官,除了毛发、指甲,都有可能患癌症,即使是同一种组织器官也有可能患不同类型的癌症。虽然癌症的分类纷繁复杂,但不同类型的癌症有一些共同的特征。研究癌症基本的、共有的特征非常重要,可以为理解癌症发生过程和进一步研究如何检测、诊断及治疗癌症提供理论依据。

非整倍体就是癌症的一个典型特征。非整倍体指的是细胞内染色体的数目发生非整套变异。每个物种都含有特定数目的染色体,通常以整套的形式存在,其个体被称为整倍体。例如,人类有23对染色体,每条染色体在细胞内以成对的形式存在,共计46条染色体。一些遗传性疾病,如唐氏综合症,就是由染色体数目发生非整倍性的变异所导致。

据统计,实体瘤类型的癌症中有超过90%的细胞都是非整倍体,血液类型的癌症中则有超过75%的非整倍体细胞。例如,乳腺肿瘤中85%的细胞是非整倍体细胞;白血病患者中90%的造血干细胞是非整倍体。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