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照比"剪刀手"泄露指纹信息?3米之外拍不用太担心( 三 )

这并不是生物特征识别的安全性首次受到质疑。早在2015年,网名为“Starbug”的黑客简恩·克里斯勒(Jan Krissler)就曾利用一张照片,复制了德国总理安吉拉·默克尔(Angela Merkel)的虹膜,并设法解锁了手机设备。

与密码不同,生物特征识别不容易更改,这引发了人们对个人数据安全性的担忧。

生物识别公司NuData Security的罗伯特·卡普斯(Robert Capps)表示:“无论我们走到哪里,我们都会丢失生物特征数据,在我们接触到的任何东西上都会留下指纹,在社交媒体上发布自拍照,以及与朋友和家人的视频交流。然后,这些信息中的大部分都会被骗子捕获。一旦生物识别数据被盗并在Dark Web上转售,对用户帐户和身份的不适当访问风险可能会终生困扰这些人。”

严防指纹被盗用

拍照比"剪刀手"泄露指纹信息?3米之外拍不用太担心

指纹信息被提取后,不法分子可通过专业材料将其制作成指纹膜,进而被用于各种通过指纹技术来识别身份的渠道,比如指纹解锁设备、指纹支付等。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