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照比剪刀手泄露隐私?这些拍照习惯才真得注意了( 五 )

实际上,用户在朋友圈发送的图片都经过了系统自动压缩,不是原始图片,已不带位置信息。部分账号声称“通过朋友圈图片完整展示了一天踪迹”,纯属子虚乌有。

拍照比剪刀手泄露隐私?这些拍照习惯才真得注意了

当然,随着手机性能的提升,手机玩家们为追求效果,很多时候都习惯于原图的分享,这让Exif风险再次成为值得人们考虑的点。

想要消除Exif隐私泄露隐患其实也很简单,一方面可以通过PS等常用软件消除Exif信息,另一方面在手机的设置中,也可以取消关于拍照的定位服务。

生物信息泄露需要关注

实际上,从指纹到照片隐私,更偏向于朋友圈图片使用习惯,并没有太多新鲜的元素在里面,可从指纹泄露隐私开始,不仅仅提醒我们朋友圈图片的安全问题,更提醒了我们生物信息的泄露。

科幻电影中,扫描盗取人眼虹膜图案的技术小狮子相信还没有那么容易普及,可问题是随着ZAO一类AI软件的出现,人脸这一生物信息你有注意过泄露问题吗?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