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2700亿的惊天收购!芯片巨头将投入美国怀抱,这是华为不愿看到的

电池|2700亿的惊天收购!芯片巨头将投入美国怀抱,这是华为不愿看到的

文章图片

电池|2700亿的惊天收购!芯片巨头将投入美国怀抱,这是华为不愿看到的

文章图片

电池|2700亿的惊天收购!芯片巨头将投入美国怀抱,这是华为不愿看到的

文章图片

电池|2700亿的惊天收购!芯片巨头将投入美国怀抱,这是华为不愿看到的

文章图片

电池|2700亿的惊天收购!芯片巨头将投入美国怀抱,这是华为不愿看到的

美国的禁令生效期近在咫尺 , 华为乃至整个中国的半导体行业四处碰壁 , 接下来的处境都将十分不乐观 , 对此华为内部表示已经做好了最坏的打算 。 目前来看 , 国内的芯片产业似乎已经陷入一盘“死局” , 而最新的一则关于芯片的消息让这盘“死局”大有“难上加难”的趋势 。


ARM被英伟达收购2016年日本软银集团以320亿美元的价格收购了英国芯片设计公司ARM , 这是迄今为止日本半导体行业最大的一笔收购交易 。 今年7月份有消息称软银因为财务危机打算出售ARM , 这一消息在近期得到证实 , 据了解美国芯片巨头英伟达将会以400亿美元(约2723亿人民币)左右的价格完成对英国芯片设计公司ARM的收购 。


和软银当年的320亿美元收购价相比 , 如今以400亿美元售出的ARM , 软银的投资回报率将近25% 。 英国的《金融时报》在昨日确认了这一交易框架 , 据说并购最早应该会在15日公布 。 英国芯片设计公司ARM是全球最大的移动芯片设计企业 , 是智能手机行业最重要的芯片设计公司 。


而美国英伟达则是市值3000亿美元 , 排名全球前三的芯片公司 , 假如完成并购 , 在强强联合之下 , 或将改变当下的半导体行业布局 , 开启一个完全布局于移动端、PC端的崭新的芯片霸主时代 。 此前美国芯片巨头英特尔已经垄断了电脑CPU的架构 , 如果再把手机处理器架构设计也收入囊中 , 那美国在半导体产业真的要支手遮天了 。


ARM成立于英国 , 旗下共有6000多名员工 , 以研发高性能、低费用和功耗的芯片 , 设计ARM处理器的架构为主 , 主要通过向半导体厂商售卖技术知识产权来获取利润 。 高通、苹果、华为、三星、联发科等130多家科技企业都是ARM的客户 , 像华为海思的麒麟系列芯片、苹果的A系列芯片、高通的骁龙芯片等 , 都是以ARM的芯片架构为基础进行设计 , 再投入生产的 。


ARM芯片凭借低功耗的优势 , 在移动设备上有无可比拟的优势 。 据统计 , ARM的智能手机份额大于99%、调制解调器大于99%、车载信息设备大于95%、可穿戴设备大于90% 。 英伟达作为一家市值排名全球前三 , 超越了英特尔的芯片制造企业 , 此次愿意付400亿美元来收购日本软银手中年营收不过18.98亿美元的ARM , 正是看中了ARM在移动芯片领域巨无霸地位 。


这起收购对中国的半导体产业 , 对华为的影响英伟达收购ARM后 , 很大可能会对中国的半导体行业造成相当大的影响 , 英伟达作为美国企业 , 被“笼罩”在美国禁令之下 。 一旦ARM被英伟达收购 , 那么华为乃至整个国内的半导体行业都会相应的受到禁令的影响 。 美国可以随时限制中国企业获得ARM的芯片架构技术授权 , 给中国半导体产业的发展设置障碍 。


之前华为海思的麒麟手机芯片和昇腾服务器芯片均是采用ARM的V8指令集 , 并以此为基础来设计CPU好在华为已经获得了V8指令集的永久使用权 。 但ARM未来的升级架构 , 华为可能很难再获得 , 届时 , 华为的芯片链又会增加一项阻碍 。 这是华为乃至中国芯片企业不愿看到的结果 。


在华为涉足的芯片产业链当中 , 前端需要ARM的架构授权 , 设计环节需要美国的EDA软件 , 制造环节要依赖台积电等厂商 , 可以说美国企业对ARM的收购完成了对华为的“围追堵截” 。 不过ARM在中国地区20%的收入占比中 , 绝大部分来自于华为海思 , 一旦失去和海思的合作 , 那么对ARM来说也是相当大的损失 。


另外英伟达收购ARM还有两大阻碍 , 一是英国正极力阻止这场收购 , 英国人认为让ARM保持独立才是最好的选择 , 并且英国正打算把ARM打造成一家万亿美元市值的高科技企业 , 如果收购完成 , 那英国人的计划就泡汤了 。
【电池|2700亿的惊天收购!芯片巨头将投入美国怀抱,这是华为不愿看到的】另外英伟达的收购还可能引起中国及欧盟各国的反垄断调查 , 因此英伟达收购ARM并不是英伟达和软银集团一拍即合就行的 。 大家觉得英伟达能成功收购ARM吗?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