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一份冰箱抽检结果"不护短", 质量问题折射匠心缺失( 二 )

2019年第二季度 , 江苏省市场监管局组织对日用及纺织品、电子电器、轻工产品等3大类30种消费品质量进行了监督抽查 。 其中 , 抽査电冰箱产品47批次 , 合格40批次 , 合格率为85.1% 。 抽查不合格项目为对触及带电部件的防护、接地措施、总容积、储藏温度、噪声5项指标 , 有4批次产品的对触及带电部件的防护、2批次产品的接地措施、7批次产品的总容积、7批次产品的储藏温度、3批次产品的噪声不合格 。

从两拨抽检中不难看出冰箱、冷柜产品的问题基本集中在安全问题、说明与实际不符等问题上 。 尤其是对触及带电部件的防护项目不合格 , 可能会导致使用者接碰到危险的带电部件 , 或稍用力就能通过开孔碰到带电部件 , 造成直接触电 。 即便使用者只碰到一些绝缘 , 如这类绝缘容易破损或者在高压下容易失效 , 也会造成间接触电 。 对消费者来说意味着触电危险 , 涉及人身安全 。 在总容积、温度、噪声方面 , 尽管看似\"无伤大雅\"却也会严重影响消费者对品牌和产品的信任度 。

回顾历年的家电抽检 , 我们可以看出 , 无论是大家电还是小家电 , 不合格率相对都比较高 , 小家电更甚 。 从品牌格局看 , 不合格产品基本都集中在小众品牌、非知名品牌 , 当然其中也不乏格力、海尔等大家电巨头的产品 。 从渠道来看 , 线上购买的产品不合格率明显比实体店高;而三四级市场的不合格率则要高于一二级市场 。 家电产品年年查、年年改 , 却年年不合格率高居不下 , 这不仅需要监管部门的严格检查和监督 , 更需要企业自身、电商平台和行业的共同监督 , 杜绝不合格产品的上市和销售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