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吉宁:去年以来北京共有3500多名人才办理引进落户手续( 二 )

最近,北京正在加快研究推动修订《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条例》,这是个地方的立法,希望以法律的形式,对科技成果的权属、转化收益分配、勤勉尽职免责等作出明确规定,核心是要解决科技成果的产权问题。科技成果产权由过去的国家单位拥有转化为科技人员可以个人拥有,国家可以参与分配,但是产权可以是个人的。

陈吉宁提到,有的科学家跟他说,如果这个条例出台的话,将实现他们盼望已久的“自己生的孩子可以自主培养成人了”。

在创新生态方面,北京主要解决两方面的问题。

一是强化空间生态布局,就是要促进各类创新要素在有限的空间内高强度集聚,使这些创新主体之间发生化学变化。重点是抓好“三城一区”的建设,三城是中关村科学城、怀柔科学城、未来科学城,一区是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

二是强化产业链生态建设,主要以核心企业、底层技术和公共创新平台为依托,通过加强配套条件的建设,形成产业链创新要素集聚,推动产业之间相互支撑和协同创新。2017年北京发布了新一代信息技术等10个高精尖产业发展指导意见,也制定了相应的财政、土地、人才等配套政策。比如说土地政策,全面推行产业用地全生命周期管理,实行土地弹性年期出让、先租后让,产业用地只能用在产业,创新用地只能用在创新,支持建设标准厂房出租给企业,这样既大幅度降低企业用地成本,也防止囤地炒地。比如在人才政策方面,北京围绕创新链,大幅度拓宽了人才的宽度,不仅关注科学家,而且把创业的投资者、工程师、知识产权律师、产品经理都纳入到创新人才体系中来予以支持。2018年以来,共有3500多名人才办理了引进落户手续。同时,北京也高度关注解决人才的高度问题,重点引进和培养一批战略科技人才、科技领军人才、行业领军人才。最近,市里又专门拿出3000多套人才专家公寓予以支持。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