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年前,我用机器人做了一台手术……( 二 )

80 年代,医生资源非常匮乏,杜医生每天又要去门诊看病,又要照看住院的病人,还要负责手术,一下手术台还要忙文书工作。

最忙的时候,杜医生一个人管过四十多张床位,病人都开他玩笑:「杜医生,你整天在医院忙得跟陀螺似的,有时间找对象吗?」

不过,忙,杜医生自己倒不太在意,但有一件事情他至今想起来还会心惊,那就是大冬天把手泡在酒精桶里消毒。

那时候医院的环境是很简陋的,冬天不要说暖气、空调了,窗户都漏风。而在手术前,医生都需要把手泡在冰冷的酒精桶里消毒 20 分钟。零下几度的天气,基本上消毒完,整个人也都冷透了。忙的时候,这个过程杜医生一天就要经历好几次。

好在,医院的硬件设备从 90 年代初期开始迅速得到改善。杜医生所在的医院斥巨资从国外买了一台腹腔诊断镜,这是一种带有微型摄像头的医疗器械,用于微创诊断。

当时微创诊断与手术国内刚刚开始涉及,没有多少可借鉴的资料。杜医生通过查找国外文献资料,结合临床经验的同时自学相关操作技术,把握了这个契机,率先走上了微创手术的研究之路。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