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社交、潮流、薅羊毛,00后不怕“盗脸”?( 六 )

懂懂笔记提醒,脸部识别信息若是万一泄露,有可能危及用户移动支付、银行账户的安全,毕竟国内外互联网巨头都发生过信息泄露的事件。对此李嘉不以为然,“这些事以后再说吧,反正卡里就这么多生活费,我妈按月给的。”

为了薅羊毛或者占便宜,不少学生族确实不在意“脸面”问题。无论是填写个人信息,还是刷脸实人认证,都会依照各种APP、平台的要求一一做足,只为得到价值普通的礼品、红包和优惠,完全致隐私于不顾,甚至成为习惯。

殊不知,这些隐患,或许真的会在未来成为一个个“雷”。

No.3

隐私问题难被重视

不久前,一款AI换脸APP“ZAO”一夜之间刷屏。就读于深职院的大二女生敏丽(化名),自称是最早的一批用户之一,几乎所有的“名场面”她都演了一遍,甚至还将视频发在朋友圈上分享。

然而,几天后ZAO应用就遭遇下架。9月3日,工信部网络安全管理局就ZAO涉及的隐私安全问题约谈了负责人。但这些新闻,似乎都无法引起敏丽和周围同学的重视。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