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强AI产品只是“一棵树”,华为这次造出了一整片“计算森林”( 三 )

其次是投资全场景处理器 。 针对云、边、端不同计算场景 , 华为研发出了包括面向通用计算的鲲鹏系列 , 面向AI的昇腾系列 , 面向智能终端的麒麟系列 , 以及面向智慧屏的鸿鹄系列 , 未来还会有一系列面向更多的场景的处理器面世 。 底层芯片的创新 , 很好解决了不同计算场景的算力需求 。

第三是商业策略 。 华为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 , 严守边界 。 为了能将优势的架构和芯片对外输出 , 华为不直接对外销售处理器 , 而是以云服务和部件为主面向客户 , 优先支持合作伙伴发展整机 , 降低他们的技术开发难度 。

最后是构建开放的生态 。 华为目前已汇聚130多万开发者 , 未来5年将继续投入15亿美元用于生态建设 , 将开发者数量扩展到500万 。

从胡厚崑的讲解中我们能够清楚地看到 , 无论是技术维度还是产品维度 , 抑或是商业策略和产业生态 , 华为的“计算森林”都已经郁郁葱葱 。 置身其中 , 你会发现“秀木”不只有强悍的昇腾芯片 , 还有达芬奇架构 , 还有鲲鹏处理器 , 还有很多很多……

补齐通用计算关键技术 , 确保“计算森林”多样性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