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营企业造火箭是一种什么体验?这个重庆公司告诉你( 四 )

第三个问题是产品,核心是发动机。他们向几位著名的航天技术专家求证自研发动机的难度,普遍表示“没有10个亿,三五年,根本听不到响”。然而发动机是火箭的心脏,搞飞行器从来都是“动力先行”。他们不得不下决心一点点去做研发,一点点去建立自己的供应链。

仅9个月内,零壹空间就自主研发了一款850mm固体发动机,并于2017年12月22日在江西成功试车,很多同事都流下了眼泪。2018年4月底,完成了该型发动机的第二次试车;2018年5月17日和9月7日,X系列火箭飞行试验,用的就是这款自研发动机。

零壹空间研发队伍之精干、研发投入之小、研发速度之快、电气产品优化程度之高,都是让业内专家拍手称赞的。

团队奉献精神助力火箭升空

坚持就有回报。2018年5月17日,零壹空间自主研制的首枚民营亚轨道火箭腾空而起。这短暂的306秒承载了太多人的希望与付出,背后有太多无法言表的故事。

零壹空间的团队中,有一支11人的火箭总装团队,他们也是“最年轻”的团队,但这个团队非常有战斗力。重庆总装团队的工程师在接受采访时说:“首飞前的时间特别紧张,过完年开始上班,已经是2月22日了,从那时到5月17日正式发射,我只休息了清明节的半天。但休息的原因,不是节假日,而是因为那天停电。”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