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航海中,船员们为什么总是为喝水而发愁( 二 )

\r\n

\r\n其实船员们不是不想喝海水 , 是海水不能喝 。 海水是一种非常复杂的多组分水溶液 , 有100多种成分 。 海水里不仅有氯化钠 , 还有氯化镁、氯化钙等微量元素以及大量的矿物质、微生物、细菌等 , 喝完对身体危害很大 。 同时 , 由于海水中含有大量重金属和盐分 , 其浓度比人体体液浓度大得多 , 喝海水会造成脱水 , 加速人的死亡 。 此外 , 海水非常难喝 , 不仅咸还苦 , 就是你想喝也喝不下去 。 \r\n

\r\n由于海水不能喝 , 所以人们就得多备淡水 。 古代生产力落后 , 无法像现在一样进行海水淡化 , 所以只能在船上多储备一些淡水 。 但淡水容易蒸发而且容易变质 , 古代船上的储水条件又非常有限 , 加上船上淡水的消耗量很大 , 所以船上的水经常不够喝 , 船员们不得不航行一段时间就靠岸补充淡水 。 如果在海上航行久了找不到陆地那就危险了 。 比如大航海时代的欧洲探险者 , 走的基本都是荒无人烟的未知航线 , 能不能找到淡水完全是凭运气和经验 。 有时候找不到岛屿 , 这支船队基本就挂了 。 \r\n

\r\n也许有人会问 , 为什么他们不把海水煮沸蒸馏淡水 。 其实船员们不是不懂 , 只是船上没有那么多燃料 , 而且在船上生火又比较危险 , 所以蒸馏海水不可取 。 当然 , 船员们非常聪明 , 他们也会想其他办法获得淡水 , 最简单常用的就是接雨水来喝 。 但问题是海上不是天天下雨 , 一下雨就可能有风浪 , 风浪比缺水还危险 , 所以说古代航海是真不容易 。 大航海时代 , 那些探险家驾驶着小船在茫茫的大海上驰骋 , 去探索海洋和世界 , 不得不佩服他们惊人的勇气和毅力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