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吒》等影片正在用梦想与热血撞击电影工业鸿沟(11)

再简单说说《人民的名义》吧,反腐题材一直是行业禁忌,审查不好过,即便有人拍也是不痛不痒,现实生活中这个话题的土壤极其优渥,一战成名就不难理解了。

那票房的前三,生在了怎样的时代?踩对了怎样的潮流?

电影工业的进步和发展是三部作品得以问世的基础,尽管与西方的电影工业依然有至少二三十年的差距,但毕竟我们已经奋力奔跑了许多年,并有了一定的基础。没有《战狼1》,没有《大圣归来》,没有《三体》刘慈欣,没有此前众多电影的积累,没有“小米和步枪”,票房前三也许会是另一翻样子。

还有一个悲伤的现实:没有对流量电影的失望,社交媒体的发达,口碑营销的重要,也不会有这三部“悲惨作品”的获胜。从电影的排片不难看出,他们几乎都是在口碑发酵后才迎来了票房爆发。当然营销手段的成功,也是拳头作品出击的利器。

学术界对《小时代》疯狂抨击的时候,市场的热捧让“老学究”们的质疑变得如此孱弱。它不但红极一时,还顺利的在一次次续集中将无内涵“广告片”拍下去了。《百鸟朝凤》下跪求排片的场景相信大家还有印象,捧着爆米花喝着可乐的人,谁要看这种惨淡的故事。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