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mate30背后:美国政府禁令,让大部分中国厂商依旧迷茫( 九 )

在美国政府“实体清单”的压力下,华为终端正在经受着明显的打击。Canalys发布的调研报告显示,2019年二季度欧洲智能手机市场出货量为4510万台,与去年同期的4520万台几乎持平,其中三星1830万台、华为850万台、苹果640万台、小米430万台、HMD 120万台。华为的出货量减少了160万台,同比下跌16%。

8月的华为开发者大会上,余承东直言:“如果没有贸易摩擦,华为有很大概率今年做到全球第一……但今年成为全球第一,恐怕是做不到了。”

在全中国“缺芯少魂”的情况下,华为凭借自身的一己之力,搭建起了麒麟芯片的矩阵,并通过芯片矩阵,发布了基于这些芯片的产品及服务,包括背刺发布会提到的麒麟990及麒麟A1芯片。

但是,在操作系统方面,华为的鸿蒙OS,并不堪大用,大如华为的公司,依旧会在操作系统面前寸步难行,可想国内其他公司了。

其实操作系统本身并不难,难的是建立在操作系统之上的生态——包括硬件支持及软件服务的全方位生态。

纵观智能手机发展过程,几大手机厂商都尝试过推出操作系统,早期的Nokia的Symbian、Microsoft的Windows Mobile、黑莓的BlackBerry OS、Palm的web OS、三星的Tizen以及国内的Ali Yun OS,无一例外都被Android赶尽杀绝了,哪怕是基于Android改动的Ali Yun OS,也在正式发布前夕被谷歌提出合作名单,从此在手机操作系统中难觅行踪。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