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智慧屏入场,索尼们“说好不哭”( 六 )

这大抵就是传统电视厂商连连失守阵地,最终被拖入价格战泥潭的主要原因,并非是渠道、营销、供应链等环节的不足,而是思维方式上的守旧。或许在大众的普遍认知里,电视机仍然是家居场景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却也只是情感上的连接,电视机在功能上的鸡肋始终是一块消不掉的伤疤。

某种程度上说,华为智慧屏的出现为“电视机”的消亡按下了加速键,“电视机”的时代行将结束,“智慧屏”的春天才刚刚开始。之所以给出如此的论断,不难从下面三个维度里找到充足的理由:

1、IoT是电视的最后归宿。

屏幕技术的迭代仍将继续,但就产品定位而言,电视的最后归宿将是IoT生态。华为智慧屏就是最直接的例子,三星、索尼的电视机瞄向的还只是家庭的休闲娱乐中心,华为智慧屏则是无缝互动的家庭智慧入口,承担了智慧交互、跨屏体验、IoT控制、影音娱乐合一的中心角色。至少在家庭场景中,休闲娱乐功能不乏手机、智能音箱等替代品,而“家庭智慧入口”有着无可比拟的地位。

2、终端联动将成为赛点。

确定了未来电视的家庭定位,就不再是孤立的终端,需要与手机、智能音箱以及大大小小的智能设备联动。与之对应的,华为的HiLink协议已经为华为智慧屏与家庭场景的融合打下了基础;小米生态链的入口也开始尝试从手机向电视、智能音箱等转移;哪怕是三星、索尼等传统电视的代表,都开始宣传对智能家居的控制……在此后很长一段时间内,终端联动将取代屏幕成为新的赛点。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