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太监,还有一类男性频繁进出后宫,为何皇帝却不担心?( 三 )

只是那个时候医术高超的人非常少 , 因此太医的地位非常高 , 各国诸侯都需要通过极高的俸禄才能留下这些人 。 当时医生的社会地位也是十分低下 , 比如张仲景开辨证论治先河 , 撰《伤寒杂病论》 , 被尊为医圣 , 却不见于正史 , 医生的地位可见一斑 。

但自隋唐后 , 官办医学已经比较发达 , 其中的医学生经过多年的系统培养 , 层层考核 , 其中成绩优异的便能提为御医 , 为宫廷服务 , 也就演变成了太医或者御医 。

虽然有官衔 , 但是他们的品阶并不高 , 历史上执掌宫廷医事的长官 , 如历代的典御、奉御、院使(相当于太医院院长)等均不过是四、五品官 , 普通御医更是只有七、八品左右 。

比如华佗“游学徐土 , 兼通数经……本作士人 , 以医见业 , 意颇自悔”;东海徐氏“文伯亦精于医 , 兼有学行 , 倜傥不屈意于公卿 , 耻以医为业 。 故其虽终身随侍于历代帝王之侧而人不以‘太医’称之 。 ”

唐宋后 , 皇宫设立了专门的太医院 , 太医署等等机构 , 专门负责皇亲贵族 , 后宫嫔妃的身体状况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