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机器人产业进入快速发展期,谁有望成为下一个“达芬奇”?( 五 )

2015年12月,《国家标准化体系建设发展规划(2016-2020年)》开展生物医学工程、新型医用材料、高性能医疗仪器设备、医用机器人、家用健康监护诊疗器械等诊疗设备领域的标准化工作。

2016年4月,工业和信息化等四部委发布《机器人产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实现在助老助残、医疗康复等领域实现小批量生产及应用。

2017年12月,工信部出台《促进新一代人工智能产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医疗机器人行业的发展做出了明确的规划与指导,并启动相应领域的项目及资金支持,助力医疗康复、助老助残等机器人样机生产、技术与功能验证和应用示范,以支持并促进产业的快速发展。

2019年8月初,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以下简称国家药监局)发布《关于扩大医疗器械注册人制度试点工作的通知》(国药监械注〔2019〕33号,以下简称《通知》),进一步扩大医疗器械注册人制度试点,由去年的上海、广东、天津三个地区扩大到了21个省、市、自治区,并对试点目标各方面的要求都作出了明确的规定。

在政策的不断提振下,中国医疗机器人产业飞速发展,2018年市场规模为5.1亿美元,同比增长24.4%。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