尝试信贷规则与国际接轨、尝试放开个人跨境投融资……自贸区金融大有可为( 二 )

“浦发银行希望在新片区可以尝试信贷规则与国际惯例进一步接轨。”他还期望,金融服务能更好地对标国际通行规则。在信贷方面,金融机构目前在向走出去企业及非居民提供融资时,仍需要参照国内监管要求或管理制度来提供服务。相较于境内的贷款管理,国际通行的信贷规则并不要求区分贷款的品种;对融资比例没有限制;不限定贷款资金的用途;贷款资金没有受托支付等要求;允许多渠道的还款来源。

对于自贸区金融普遍关心的跨国资金管理中心,普华永道中国金融组税务合伙人傅瑾在论坛上指出:“除了税收因素,跨国资金管理中心推进中需要做好人才储备工作、丰富投资品类、提升支付结算便利,这样才能把海外资金引进来,把中国跨国集团资金留在中国,留在上海。”

与会嘉宾还认为,可以通过新片区的平台,以金融+科技创新的方式,帮助科创企业更快地走向国际化,并且建议适当降低境外机构投资境内科创企业的准入门槛,尝试放开个人跨境投融资业务。

听到论坛上各方的创新建议,华中科技大学教授,光谷自贸研究院院长陈波认为,应该用负面清单的思维来考虑自贸区的创新,要有底线思维。“什么是底线?守住这个底线之外的剩下部分,都可以进行改革和开放。”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