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威“发威” 这次能威风起来?( 三 )

百威首次IPO每股招股价介乎40至47港元,不计算超额配股权,集资最多约764.47亿港元。据悉,在当时额定价日7月12日,投行建议百威下调定价至每股38港元,极有可能顺利上市,但直到7月13日凌晨2点,百威管理团队最终拒绝了投行的建议,最后取消了7月的上市安排。

而本次预计计划以每股27港元至30港元的价格发行约12.62亿股股票,目标融资额至多379亿港元(合48亿美元)则更加稳重保守,派息比率将不低于25%。同时,公司可行使发售量调整权,若IPO市场需求强劲,还可增发至多38%的股份,总募资额可增至66亿美元。股票价格将在23日敲定,27日公布最终发售价以及分配结果,30日预期开始在香港联交所主板,股份代码为1876。

本次公开募股由摩根大通、摩根士丹利联席保荐,除了价格的调整外,百威亚太与基石投资者GIC Private Limited (简称“GIC”,即全球最大基金管理公司之一,现时的投资组合规模逾1,000亿美元)订立基石投资协议,GIC同意以总金额约10亿美元的发售价认购对等数目的发售股份,按中间价计算,约占发售股份13.85%(假设超额配股权及发售量调整权获悉数行使),设六个月禁售期。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