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信部原部长:中国是全球唯一拥有所有工业门类国家( 八 )

我国国情决定了工业是立国之本、制造业是强国之基,必须在国民经济中保持一定比例。

《瞭望》:就振兴实体经济,改变“脱实向虚”,中央已提出了很多措施,实施的效果怎么样?

李毅中:经过努力,“脱实向虚”的状况有了改变,但仍然存在着工业被空心化、边缘化的状况,出现了资源、资金、人力不向工业流动的现象。有些地方、有些部门对工业重视程度不够。

对待我国工业化阶段必须有正确的认识。我国经济增长实现了从主要依靠工业带动转为工业和服务业共同带动,从主要依靠投资拉动转为消费和投资一起拉动。一、二、三产要协调发展,要充分发挥消费的基础性作用、投资的关键作用和进出口的促进作用。

我国现在处于工业化的后期,而不是后工业化时代。要科学把握实现工业化并进入后工业化的历史进程,从国情出发,分阶段完成使命。2020年基本实现工业化,2035年全面工业化。中国社科院工业研究所2017年6月发布了“工业化综合指数”,全国是84,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地区是93~98,长江经济带是86,东北是76,大西北和大西南是58,个别省(区)在50。这是科学的符合国情的判断。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