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报声人们为什么会引起人们注意?科学家揭示:大脑会被刺耳的声音干扰

9月20日,据外媒报道,来自日内瓦大学(Unige)和瑞士日内瓦大学医院的神经科学家发表在《自然通信》上的一项研究分析了人们听不同声音时的反应,其目的是确定重复的声音频率被认为是不愉快的程度,同时还研究了听这些频率时大脑中受刺激的区域。

该研究结果不仅表明传统的声音处理电路被激活,而且还指出参与显著性和厌恶性处理的皮层和亚皮层区域也被激活。这是首次解释了为什么大脑在听到这种声音时会进入警戒状态。

警报声,无论是人工的(如汽车喇叭)还是自然的(人类的尖叫),其特征是重复性的声音波动,其频率通常在40至80赫兹之间。但为什么选择这些频率来表示危险呢?在大脑中会发生什么事情把我们的注意力保持到这样的程度呢?

来日内瓦大学和日内瓦大学医院的研究人员播放了频率介于0到250赫兹之间的重复声音,让16名参与者越来越接近,直至大脑无法承受的频率。然后,研究人员询问参与者何时感觉到声音刺耳(彼此不同),何时感觉到声音平滑(形成一个连续且单一的声音)。

根据参与者的反应,科学家们能够确定大脑承受声音刺耳度的上限约为130赫兹。但是为什么大脑会认为粗糙的声音是不愉快的呢?为了解释这个问题,神经科学家要求参与者听不同的频率,他们必须将这些频率分为1到5个等级,1级是可忍受的,5级是不可忍受的。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