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发现:小行星解体曾丰富地球生物多样性
一个国际科研团队新近发现,远古时代发生在小行星带的一次天体撞击导致了地球的生物多样性增加。这项研究还为应对全球变暖提供了一种新思路。
日本探测器隼鸟2号降落小行星“龙宫”并采样
日前发表在美国《科学进展》杂志上的这项研究显示,大约4.66亿年前,一次天体撞击导致木星和火星之间一颗直径约150千米的小行星解体、大量尘埃弥漫在内太阳系,造成了地球上的一个冰河时期。
这个研究团队在瑞典南部石化海床沉积物中找到了那段时期太空尘埃的痕迹。他们在沉积物中发现了小行星中常见的稀有金属和氦同位素,而尘埃在前往地球的途中被太阳风轰击才会产生这种氦同位素。
研究显示,这些尘埃部分阻挡了照射到地球上的阳光,地球气候整体变冷,且不同区域的气候从几乎相似变得有区别,出现了从极地的寒冷天气过渡到赤道地区的炎热天气这样的差别,而地球上的无脊椎动物因适应这种气候变化而增加了多样性。
推荐阅读
- RNG|RNG将要面临解体危机!知情人爆料内幕,Ming大概率下赛季离队
- 预告片|出布甲鞋能减法术伤害?大仙新发现颠覆认知,鞋子我们都买错了
- 鲁班|张大仙有了新发现,末世鲁班才是站撸的神,被动爆发加成伤害爆表
- 老玩家|玩家新发现,泉水还有隐藏作用,仅个别玩家知道
- 小行星“下饺子”!NASA预警开启:2月23日,一颗170米宽的岩石将造访地球
- 当太阳变成红巨星后,仅依靠光,就能把冥王星之外的小行星炸碎!
- 如果6600万年前没有小行星干掉恐龙,它们能活到今天吗?
- 人类潜在新住所:TOI 700 d——一个仅距100光年的小行星
- 如果毁灭恐龙的小行星一年后撞击地球,人类能建造堡垒避难吗?
- 难得一见!拍摄到蟹状星云前,有小行星运行痕迹,也是美如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