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改、降级、摘牌……主管部门对5A级景区接连出手( 六 )

人民网舆情数据中心发布的一项调查显示,即使是全国影响力排在前 50名的5A 级景区,游客们依旧有很多要吐槽的点,比如接待能力差(28%)、配套不完善(26%)、门票或其他服务价格高(23%)和商业化严重(9%)等。

“摘牌”与“复牌”

近几年,被直接摘牌的A级景区不在少数。

在2015年至2017年期间,全国共有71家4A级景区被摘牌。这些景区被曝光的问题集中于景区卫生差、交通混乱、设施不足、安全隐患、欺客宰客、黄金周交通拥堵等。

目前,已有4家5A级景区被摘过牌,其中有两家已经通过整改实现复牌。

2007年5月入选5A级景区的秦皇岛市山海关景区,2015年10月10日被摘牌,成为第一个被摘牌的5A级景区。

该景区被摘牌的原因,主要是管理混乱,卫生脏乱差、价格欺诈、服务不到位、强迫游客在功德箱捐款等。

被摘牌后,时任山海关区旅游局局长刘媛情绪失控,大声痛哭。“我是山海关的罪人,老局长的工作成果在我手上被败光了。我们愧对全国游客,愧对国家旅游局的信任,愧对山海关人民。”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