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充电宝再登上热搜,这次不是因为王思聪,而是价格涨得太离谱( 二 )

8元/小时的租赁费用,让很多用户不得不思考并展开讨论,这会是未来的趋势甚至新常态吗?如果真的是这样,除非极个别土豪,出门在外面应该还是要自己携带充电宝吧。这些共享充电宝的企业将自己的这些用户“喂养”成熟之后,这么快这么猛的就要来割韭菜吗?很显然,这个定价让很多用户感到难以接受,甚至有些愤怒。

互联网时代有句很出名的话叫做“羊毛出在猪身上”,看似本没来有关联关系的事务,却总是在为着没有关联的另一件事务买单。

共享充电宝再登上热搜,这次不是因为王思聪,而是价格涨得太离谱

此次共享充电宝的涨价的情况也是这个现象的真实体现。共享充电宝的相关高管给《中国经营报》的解释是:因为商户对自己收的入场费过高,导致企业不得不将这些成本通过提高部分地区定价的方式通过消费者来进行收回。而这些地区的用户便也成为了“身上长羊毛的猪”。

我们仔细研究,其实共享充电宝也相当于商品,不过这个商品是按小时卖的,相对于传统的一次性买卖,共享充电宝的复购率更高,当然对于渠道的依赖也更加的严重。从这个角度来看,共享充电宝并不能算是一个十分合格的“共享经济”。相对于滴滴和共享单车,其无需依赖渠道而可以直接对接消费者,共享充电宝企业之间往往增加了一个渠道成本——商户/商场入场费。而且这个入场费非常高。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