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爹”宣布破产撒手不管 华映科技被“赖账”近60亿( 六 )

业务模式崩塌

中华映管走向破产,对华映科技的影响,还不仅仅是巨额欠款可能打水漂。更为严重的,是对这家公司的业务模式的巨大冲击。

目前来看,华映科技的资金状况尚可。截至2019年6月底,尽管比年初大幅下降17.6亿元以上,但该公司货币资金仍有35.2亿元,除了14亿元的长期借款外,并无其他短期金融负债。

但华映科技的问题,不在资金,而在于业务模式的崩塌。华映科技的业务,是订单、销售两头在外的代工模式。以2018年为例,其营业收入中,代工、进料加工收入32.47亿元,在营业收入中占比达77%左右;2015年、2016年则达到61%、85%以上。

而代工、进料加工业务,又主要依靠实际控制人。根据当初方案,从 2010年起,华映科技每个会计年度内的关联交易金额,占同期同类交易金额的比例,须降至 30%以下(不含 30%),但直至中华映管撒手而去,这一问题仍未解决。

公开数据显示, 2015年至2017年,华映科技向中华映管销售收入32.6亿元、22.5亿元、27.2亿元、20亿元,在营收中占比高达60.34%、51.07%、55.65%、55.17%。此外,2016年、2017年,向中华映管进行的采购,占比也达到15.42%、26.47%。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