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产品十年,从搜索护城河到服务抓手( 五 )

以前 , 知识更多掌握在精英人士或垂直领域研究者的手中 , 知识获取有一定门槛 , 维基百科和百度百科等知识产品的产生 , 让每一个用户都能贡献知识 , 产生价值 , 这种知识更多是长尾和民间的智慧 , 经过十几年的沉淀形成一笔巨大的数据资产 。

欧洲中世纪后新教的兴起 , 很大程度上和当时宗教结构有关系 。 在中世纪 , 教会掌握了上帝的“解释权” , 因为教会代表了上帝 , 教徒要向神父忏悔 , 而路德教派的核心就是“每个人都可以和上帝直接沟通” , 也就是绕开了教父 , 这其实是一个非常重大的改变 。

过去提起知识 , 一般都会联想到大学 , 图书馆 , 教授这些高大上的词语 , 鲜有和互联网联系到一起 , 但如今互联网上的知识内容已经多到数不胜数 , 从问答 , 到百科 , 再到MOOC , 毫不夸张的说 , 一个未受过教育的人 , 完全可以通过互联网学习所有必须的技能和知识 , 如今火爆的在线教育 , 不就是互联网知识类产品火爆的一种侧面印证吗?

传统的媒体人以“看门人”自居 , 认为真相在我这里 , 你要么接受我的真相 , 要么走开 。 然而在互联网时代 , 人们对真相的认知也更像是一场场场景对话 , 也就是不断叠加 , 迭代 , 去伪存真的过程 。 以海量无限的信息去逼近一个最终真相 , 这像极了互联网的“小步快跑 , 快速迭代”的产品理念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