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隆平"小目标":推广一亿亩海水稻 多养活8000万人口( 三 )

“海水稻”

而距离东营几百公里之外的青岛,海水稻研究发展中心实验室里的科研人员,也正忙着进行耐盐碱水稻的选种研发。

袁隆平"小目标":推广一亿亩海水稻 多养活8000万人口

青岛海水稻研究发展中心

水稻育种研发要按照生长周期来进行。每一个水稻生长季,都要进行几十种水稻材料的试验。从实验室里培育出来的水稻苗,就是正在田里试验的“海水稻”。实际上,“海水稻”是对耐盐碱水稻的一种通俗化表述,它利用一定浓度的海水进行筛选培育,可以在土地盐碱化的地区进行种植并收获。

袁隆平"小目标":推广一亿亩海水稻 多养活8000万人口

水稻苗

2012年,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袁隆平带领团队来到青岛,开始进行耐盐碱水稻品种的研发选育。

七年的时间过去,耐盐碱水稻亩产量不断提升,试种也已经全面展开。2019年,在全国5大类型盐碱地区,共种植耐盐碱水稻材料近两万亩;有23个水稻材料参加了今年的区域种植试验。而更多的试验还在不断进行。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