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br> 刘兴亮 | 谷歌「量子霸权」问世,影响极大细思极恐( 六 )

下一点:谷歌的「量子霸权」,提醒我国在量子计算领域需要加大投入。虽然,谷歌的「量子霸权」离真正的普遍适用的量子计算还不小的差距,但是毕竟它已经遥遥领先了。

事实上,在美国,除了谷歌之外,因特尔,微软,IBM这些巨头都加入到量子计算的竞争中。英特尔与其他厂商合作推出了首款量子低温晶圆探针,它可以加速基于硅的量子芯片上量子比特的测试过程。微软在大力推广和量子计算有关的Q#语言,它的目标是开发一种通用的量子计算机。而IBM的53量子比特的量子计算机将于10月上线。而谷歌的量子计算机已经达到了72量子比特。

在我国,虽然理论上有了一些研究成功,技术实现方面中科大和华为都推出了量子计算模拟器,但是和这些巨头相比,显然还是有差距的。

量子计算必然是未来科技的一个战略制高点。未来在这个制高点上,我国不能受制于人,为此,国家和相关的科研机构与企业加大量子计算的投入是必须的。

?注释: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私信联系后台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