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为什么一般只吃食草动物,不吃食肉动物?( 五 )

此外 , 不管人类是出于经济还是适口的原因选择了食草动物的肉 , 都会在后天教育中将“不吃食肉动物”的理念传给下一代 , 先天遗传的“食草动物更美味”的基因得到进一步加强 , 渐渐地就形成了我们的饮食文化 。

文明的进步也阻碍人类开拓新的食源 , 现在越来越多的人觉得宰杀和吃肉是件比较残忍的事 , 食用传统的肉用畜类还比较容易被人接受 , 而以过去从不作为食物的食肉动物为食 , 就很难被公众接受 , 容易激起社会矛盾 。 尤其是食肉动物中的猫和狗还是人类的伴侣 , 狮子老虎是人们心中威风凛凛的“兽中之王” 。

需要注意的是 , 人类不爱吃食肉动物主要是针对陆地动物的 , 由于水里的生态系统和食物链与陆地上的有很大不同 , 人类吃的水生生物很多都是广义上的食肉动物 , 例如鲸鱼 。

现在 ,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 , 很多人抛弃了几百万以来形成的传统饮食文化 , 喜欢挑战一些新奇食物 , 不少人爱吃狗肉 , 还有一些人热衷于野味 。 实际上 , 我国畜牧部门检疫的肉类只有猪、牛、羊、鸡和鸭五种 , 任何狗肉都是未经检疫的 , 存在很大安全隐患 。 而野生动物更是携带有各种细菌、病毒和寄生虫 , 2003年肆虐全国的“非典”据说就与南方食用果子狸有关 。 拒绝野味不仅是保护野生动物 , 也是保护我们人类自己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