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脸支付已成风口 巨头加大补贴竞争升级( 三 )

支付巨头竞争升级

事实上,整个2019年,国内两大支付巨头在刷脸支付领域都是一种你追我赶的状态。2019年3月,微信支付推出刷脸支付设备“青蛙”;2019年4月,继2018年12月推出全新刷脸支付硬件产品“蜻蜓”之后,支付宝发布“蜻蜓”二代;8月26日,微信支付正式发布搭载扫码器、双面屏的“微信青蛙pro”;紧接着在9月24日,支付宝推出基于线下消费场景的2款新“蜻蜓”,“蜻蜓Plus”一体机与“蜻蜓Extension”分体机。

与快速迭代的硬件产品相伴随的是持续扩充的生态服务能力,以及层层加码的补贴政策。8月,微信支付推出“微信青蛙pro”之时,宣布正式推出基于微信卡包会员、小程序会员与青蛙设备结合的“刷脸即会员”解决方案,门店除了扫码支付和刷脸支付能力外,还能高效获取会员。相应的,支付宝在9月24日也宣布,面向线上线下全商业场景开放“轻会员”能力,与刷脸支付设备“蜻蜓”打通,用户刷脸就能成为商家的轻会员,此外,商家在接入蜻蜓后,还可获得阿里云套餐优惠、支付宝小程序流量等全方位支持。

与此同时,支付宝宣布未来对刷脸支付的补贴将不计上限,而此前三月份支付宝官宣的补贴金额为30亿元。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