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br> “阿里巴巴国际”会像国内一样好吗?( 二 )

四大升级,却反映出四大不足

仓储物流方面,目前阿里巴巴国际站布局仍仅有24条线路,仓储经过这次改进后增至31条。其中,主流国家和航线部分虽已开通,但对于物流时效方面的提升还远远不足。距离货物出库到国外买家的签收,整个过程48小时内完成的目标还要进一步完善。

产业带方面,在9月采购节改进后,国际站仅有少数的69条特色产业带和21个中国义乌产业。但是在成本压制环节,阿里国际做的可圈可点,其结合义乌散杂订单的“货石斑鱼”出口模式,可以提供海关、外汇、物流一站式采购服务,降低买家物流成本。

营销场景方面,国际站仅能基本满足买家需求的少数场景,由于海关出口的限制,还难以实现真正的全场景、全种类。为了帮助商家实现商品的分级管理,国际站此次制定了一份好评、热销、爆款等商品清单。但是,上市商品除了要满足买方评级和订货数量的要求外,还需要准确设置商品的关键属性,帮助买方识别商品的核心卖点,这也给商家进一步增添了麻烦。

在支付结算方面,跨国际带来的隔阂,使得近三年来国际站一直在建设B型跨境支付结算网络。但目前,国际站仅能支持22种货币的本币支付,除了欧洲、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外贸主流发达国家和地区实现了极速本地收款外,其他非主流国家的布局显得欠缺。但跨境转汇成本有所下降,从平均15美元以上降到一单位本国货币,汇兑成本从2%到3%降为1%。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