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本书, 愿你看的时候用心去思考( 三 )

\r\n3.\r\n《苏东坡传》\r\n

\r\n四十岁前 , 苏轼已经流露出很多特点 , 他当然是文豪 , 为西湖留下“淡妆浓抹总相宜”的美女子轮廓 , 为中秋相思留下“千里共婵娟”的《水调歌头》等千古传颂的诗词;他也是十足的享乐主义者 , 除了文人朋友 , 不乏会琴棋诗画的艺妓、佛教僧人和道人 , 与他们一同游山玩水 , 饮酒作诗 。 这里作为一个现代人 , 还都认为苏轼把当时的娱乐、消遣以及美食方面玩出了文人的味道 。 \r\n文人自有其天命 。 翻看他的年谱 , 从23岁中进士到64岁去世 , 一生跌宕 , 他的一生离不开那几行黑体字的皇帝年号 , 那是他最显性的天命 , 苏东坡始终在写诗 , 写词 , 他是文豪 , 他始终在山水中游荡 , 他还是那个反对禁欲的乐天派 , 他终究还是一个政治人士 , 始终脱离不了体制 。 \r\n只是他身上的气质 , 透过文章盖过了他文学的、文艺的以及政治的成就 。 \r\n4.\r\n《中国哲学简史》\r\n

\r\n这本223页的《哲学简史》 , 看完后回顾目录发现 , 冯先生讲先秦诸子 , 儒 , 道 , 用了167页 , 讲禅宗用了14页 , “二程、朱熹”用14页 , “陆王心学”用了多少页呢——合计5页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