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唐山:百年“工业重镇”凤凰涅槃 华彩可期( 五 )

由“钢铁、水泥”重工业基地到“大国重器高铁”等智能型制造基地的转型成功,得益于唐山坚持工业做除法,服务业做乘法。当地实施新兴产业倍增计划,瞄准轨道交通装备、机器人、电子及智能仪表、动力电池、节能环保等五大产业,适时出台了《关于加快建设环渤海地区新型工业化基地的意见(试行)》,提出加快构建‘4+5+4’现代化产业体系,做大包括机器人在内的五大新兴产业。

2018年该市机器人产业实现产值50亿元,目前,集机器人研发、生产、服务和销售于一体的机器人产业集群已经形成。一批优质产业项目落地运营,撑起建设环渤海地区新型工业化基地、实现唐山高质量发展的“四梁八柱”。

当“复兴号”动车组成为新时代“大国重器”时,位于唐山北麓的中车唐山机车车辆有限公司(简称中车唐山公司)成为时代“明星”。企业的前身是始建于1881年的“唐胥铁路修理厂”,是中国第一家铁路工厂,在跨越三个世纪的发展历程中,见证了中国第一台机车——“中国火箭号”、第一辆客车——“銮舆龙车”等诸多“中国第一”的诞生。

138年过去,今天的中车唐山公司已形成唐山、天津、泉州“一总部三基地”的产业化布局,在美国、丹麦、意大利等国设立子公司,成为以“复兴号”高速动车组为代表的全速度等级、全车体材质、全能源制式、全产品系列的“绿色智能人文一体化”交通解决方案提供商。他们不仅研制出中国产首列时速350公里高速动车组、首列商用中低速磁浮列车、首列商用型氢燃料电池有轨电车等行业领先的高端轨道装备,产品还出口到美国、阿根廷、德国、土耳其、埃及等五大洲二十多个国家。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