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寻类外泌体背后的故事:极光划过,神迹已至—伊肤泉E.R.T传奇之水( 三 )

采访人员:类外泌体是什么时候萌芽的,当时是怎样的一个国际环境、社会环境及学术形态?当时是怎么想到往这方向去做研发?

程芳教授:外泌体是一种细胞分泌的微小膜泡具有脂质双层膜结构,直径大约40至100纳米。外泌体中含有细胞特异的蛋白、脂质核酸,能作为信号分子传递给其他细胞,起到疾病防治、免疫调控以及抗衰老和皮肤重新换发青春的作用。我们芬兰研究团队一直致力于研究外泌体在医药领域的应用,当时是想把外泌体做成药造福大众。

因为外泌体具有巨大应用潜力,近年来国际上对外泌体的研究越来越热。然而外泌体的临床应用还有很多难于克服的难题,尤其是难于大规模制备。我们团队经过多年攻关,另辟蹊径,结合我们在外泌体研究领域的雄厚实力和顶尖技术优势,以及我们在干细胞研究领域的背景(诱导干细胞技术曾获得2007年诺贝尔生理与医学奖,我们有利用不同环境诱导干细胞往不同方向分化的实验经验),通过和远想医学研究院联合技术攻关,成功改造外泌体,从而诞生了世界首款可规模化制备的“E.R.T类外泌体技术”。E.R.T类外泌体技术不仅保留了天然外泌体的形态结构特征、而且与天然外泌体相比,其靶向性和个性化能力更好,从而使其具有更好的抗衰老和皮肤美容的功能。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