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品集中采购拼杀激烈 激励药企良性竞争( 二 )

首先,从价格层面来说,今年参与招采的药品报价,没有最低只有更低。因大幅降价被认为铁定中标的药品,结果被曝意外出局。

去年“4+7”试点集中采购时,药价降幅普遍在5成以上,但与去年最低采购价相比,拟中选价平均降幅59%;与“4+7”试点中选价格水平相比,平均降幅25%。从数据来看,药企屡屡发出“不相信”、“太惨了”的惊呼,也就不足为奇了。

毕竟,如今实行药品集中采购机制的省份大幅扩围,药品一旦中标,就会有庞大的销量作为保障。一旦中标,相关企业药品的销量就会呈现数倍增长,如此巨大的一块蛋糕,没有药企不在乎。

其次,价格竞争之外,对药品质量的竞争也逐渐升级。

质量优先,是药品集中采购的一个原则,没有达到这个基本要求,连进入招采现场的资质都不会有。过去药品招采时,合法上市的仿制药均可参与,但如今,只有通过疗效一致性评价的仿制药,才具备参与药品集中采购的资格。

还要看到,去年集中采购时,每个品种中标企业只有一家,企业中标后,可暂时松一口气。但今年引入了“多家中标”新规,药企中标仍不能高枕无忧,仍需在多家中标企业中展开质量竞争,药企必须随时保持警觉,确保价格不断走低、质量不断上升,方能处于不败之地,持续赢得市场。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