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样的数据架构才能满足ZB时代数据存储需求?( 四 )

逻辑扩展中,目前主流的技术是TLC,不过下一代将会是QLC,QLC可以实现每个存储单元4比特的数据,他预计到2025年,整个QLC的市场占有率会增加到50%,这包括企业级、消费级和移动类的闪存应用。

什么样的数据架构才能满足ZB时代数据存储需求?

图5:QLC与TLC增加的比特密度对比。

虽然QLC具有可扩展、成本/TCO效益和极佳的访问和读取性能等优点,未来可能会迅速崛起,但是不是会一帆风顺地接班TLC呢?那也未必,因为目前QLC也面临着一些关键的挑战,比如说写入限制。

面临写入限制挑战的不止有QLC,还有叠瓦式磁记录(SMR),该技术在制造工艺方面的变动非常微小,但却可以大幅提高磁盘存储密度。SMR盘将盘片上的数据磁道部分重叠,就像屋顶上的瓦片一样。

尽管SMR盘的读行为和普通磁盘相同,但它的写行为有了巨大的变化:不再支持随机写和原地更新写。这是由于SMR盘上新写入的磁道会覆盖与之重叠的所有磁道,从而摧毁其上的数据。换言之,相较传统磁盘而言,SMR盘不再支持随机写,只能进行顺序追加写。写入方式的限制给欲使用SMR盘的存储系统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