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吐温|欠6个亿的债不到两年还了4亿,给我们普通人最重要的启示

马克·吐温|欠6个亿的债不到两年还了4亿,给我们普通人最重要的启示

文章图片

马克·吐温|欠6个亿的债不到两年还了4亿,给我们普通人最重要的启示

文章图片


2019年11月 , 罗永浩发文称 , 锤子科技出现了经营危机 , 欠债约6个亿 。
天呐!6个亿的债务, 没有人能相信罗永浩能还上 , 但奇迹就是发生了 , 罗永浩用了一年多的时间就还了4个亿 , 他究竟做对了什么?
无论是谁欠了钱 , 都是像是一个病人 , “有病乱投医”吗 , 罗永浩也不例外 。
为了还债 , 罗永浩尝试进入过不同的领域 。
最初卖过几款箱包、加湿器 , 后来又搞过聊天宝 , 看似要在社交类软件中搞出一番事业 , 与微信比拼 , 但是上线当天就被微信封杀 。罗永浩退出了聊天宝股东行列 。
之后 , 罗永浩又投身电子烟行业 , 他宣称将重新定义一个行业 , 没想到一纸通文 , 全网开始下架电子烟产品 , 禁止在网络销售电子烟产品 , 老罗再次遭到重创 。
去年年底 , 罗永浩又召开一场主题为“老人与海”的发布会 。 这次罗永浩卖的是一种鲨鱼皮抗菌材料 , 不过发布会之后 , 并没有谈论关于鲨鱼皮的相关信息 , 这个项目也不了了之 。
急于求成还债的罗永浩为什么屡屡失败?
用他分析吴晓波上市失败的原因的话来解释:吴晓波失败的原因其实很简单 , 一是梦太大 , 二是入错行!
“男怕入错行” , 男人一旦选错了行业 , 这一生也就彻底没什么指望了 。


樊登也分析了 罗永浩做手机、做电子烟为何会失败?
樊登说:“罗永浩做一件事绝对能成功 , 但是他不做 。
? 他非得去做简单体系的事 , 做手机、做电子烟这都是简单体系的事 , 简单体系的事需要极其复杂的过程和步骤 , 他作为一个普通的英语老师 , 还有点文艺青年的情节 , 他Hold不住 , 那种事得大众汽车来做 。
罗永浩应该去讲英语 , 一个人搞不好就能打败新东方 。 但是他不做 , 他已经拥有了极强的讲英语的能力 , 如果把英语讲到全国最好最有趣 , 半年就能把债还清了 。 ”
樊登说罗永浩一个人打败新东方是基于罗永浩这个人是个有趣的人 , 而不是指他的英语实力 。
其实在很多时候 , 对人最高的赞美不是你有钱有才 , 而是你真有趣 。 有趣 , 正在作为一种软实力 。 据调查:有趣的人往往比无趣的人更容易成功 。 因为有趣的人可以让你记住他的有趣 , 而无趣的人什么都不会给你留下 , 另外有趣的人还可以给你带来快乐 , 增加你对他的正面印象 , 而无趣的人什么也不会给你留下 。
事实上罗永浩当年在新东方多次担任金牌讲师的履历 , 而在他离开之后 , 新东方再也没有出现一个像他这样可以让中国人都知道的金牌讲师了 , 在新东方英语比他好的人多了 , 但是比他有趣的人没有一个 。
我们只有找到了自己的天赋找到了自己的优势 , 做自己擅长的事情 , 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成功 。
2020年3月26日 , 罗永浩签约抖音开始直播卖货、还上了综艺讲脱口秀 。
罗永浩有趣的天赋再加上直播行业的风头 , 这次罗永浩终于选对了 。
都说选择大于努力 , 可我说正确的抉择才大于努力!
“抉择”不光是选择的动作 , 更重要的是选择的结果!
有些人为什么不能成功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没有找到自己的天赋和不会做正确的抉择 。


大文学家马克?吐温就是一个很好的栗子 。
马克·吐温是一个文学天才 , 在文学创作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后 , 他觉得他无所不能了 。 但他却有过两次失败的经商经历 , 使他负债累累 。
马克·吐温第一次经商 , 是做打字机生意 。1880年 , 马克·吐温已经45岁了 。 在此之前 , 他靠爬格子发了点小财 , 并小有名气 。
一个叫佩吉的人对马克·吐温说:“我在从事一项打字机的研究 , 马上就要成功了 。 研究成功产品投放市场后 , 金钱就会像洪水一样涌来 。 现在 , 我只差最后一笔实验经费 , 如果你投资 , 你将来得到的好处肯定难以计数 。 ”
本来就有些想入非非的马克·吐温听对方这么一说 , 脑子里幻想的火苗一下子被煽得更旺 。
他想 , 靠爬格子只能发小财 , 要发大财 , 只有投资商业 。 他爽快地拿出2000美元 , 投资研制打字机 。 至于实验者的研究能力、研究方案的可行性和实际价值 , 他一点儿也不清楚 。
一年很快就过去了 , 佩吉找到马克·吐温 , 亲切地对他说:“快成功了 , 只需要最后一笔钱 。 ”两年过去了 , 佩吉又拜访了马克·吐温 , 仍然亲切地说:“快成功了 , 只需要最后一笔钱 。 ”
时间一晃就是10个年头 , 这个“快成功”的打字机仍然没研制成功 。 马克·吐温屈指一算 , 先后19万多美元在佩吉的这种“亲亲热热”中丧失了 , 发财的美梦成了泡影 , 用心血换来的19万美元付之东流 。
马克·吐温第二次经商是开办了一家出版公司 。 当时 , 马克·吐温的名气更大了 。 他所写的书有不少成了畅销书 , 人们竞相购阅 。 出版商看准这一行情 , 也争相出版他的作品 , 很多人因此而发财 。 眼见自己作品出版的收入大部分落入出版商的腰包 , 自己只能拿到其中的1/10 , 马克·吐温颇感不平 。
他想:为什么我自己不开个出版公司 , 专门出版、发行自己的作品呢?他决心做个出版商 , 出版自己的作品 , 不让肥水外流 。
他请了30岁的外甥韦伯斯特做公司的经理 。 然后以他自己的名义 , 贷款购买了20台印刷机 , 建立了装订所 , 还雇佣了1万多名推销员 , 大张旗鼓地干起来了 。


第一炮竟然被他打响了 , 马克·吐温印刷出版的第一本书是《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 。 这本书以深刻的思想和新颖的文笔 , 受到广大读者的欢迎 。 第二本书是《格兰特将军回忆录》 。 由于美国人对这位前总统的命运十分关心 , 这本书也成了畅销书 , 出版不久就销售了61万册 , 马克·吐温因此获利64万美元 。
前两次的胜利把马克·吐温搞得昏昏然 , 他继续扩大出版业务 。 不料 , 经理韦伯斯特除了比他多懂一些财会知识外 , 在经营管理方面也是一窍不通 。
到了第三个年头 , 韦伯斯特感到实在无法再干下去了 , 便一走了之 。 马克·吐温不得不亲躬商务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