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出行平台迈过安全这道坎( 五 )

去年9月4日,滴滴启动了安全大整治。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推出“安全中心”(俗称小蓝盾)。这也是国内第一次有网约车企业将所有的安全功能集成在APP首页方便用户使用。

滴滴“安全中心”内包含了行程分享、110报警、紧急联系人、实时位置保护、行程录音保护、隐私号码保护等功能。

此后,其他网约车公司纷纷效仿,包括美团打车、首汽约车、曹操出行及嘀嗒出行等在内的网约车平台,均已上线类似的安全功能。

2015年8月加入滴滴前,滴滴首席出行安全官侯景雷曾经在国家安监总局工作了11年。从安全事故的调查方,到安全责任的主体方,身处漩涡深处的侯景雷知道,每一场特别重大的事故背后,都会伴随着一连串的管理失误;而滴滴过去的最大问题,是安全管理工作没有形成体系。

然而,互联网平台经济模式是一个“去中心化”的业态,但是安全又需要有一个很强的顶层设计,互联网的弱连接和安全需要强手段之间的矛盾十分突出。

现在,滴滴将传统安全生产管理中的事前、事中和事后三个环节进行升级,增加了准入和教育两个环节,成为了一个完整的安全闭环。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