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策影视们,告别电视剧疯狂年代( 四 )

互联网资本带着老玩家们“看不懂”的大钱,急速攻入战场,也刷新了整个产业链的“三观”。面对水涨船高,上游的内容生产者们乐此不疲。

“演员不是演员了,原来一年接两部戏,现在一年接四部戏。剧本都是四个刚毕业的学员编剧一起写,就是要一个快,卖了就挣钱。”前述电视剧投资制作人形容。

一位浙江影视公司老板提起那段日子同样感慨万千:许多离开影视行业返乡的“横漂”在2015年后又回到了横店,许多平日里在剧组跑腿的边缘人都支起摊子,当起了制作人——人人都想从这场盛筵中分到一杯羹。

“演员可能一年想演八部剧,编剧一年能写八部剧,公司都是二三十个项目,所有公司都说要上市,见面都问你们家估值多少,没人说项目、剧本了。”前述制作人回忆说。

数据显示,通过广电总局备案的电视剧规模在2016年达到峰值,单年总量由2011年的3.5万集上升到4.8万集;持有制作许可证的机构则由2010年的4057家增长到2018年的18728家。

估值泡沫破灭

借着互联网资本抢占市场带来的东风,头部影视公司也在顺水推舟的进行着扩张,合力按下了行业估值电梯最高层的按钮。

推荐阅读